打开近期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跃然纸上。串接东中西部、连接南北方的“四横五纵”,贯穿沿海、沿边物流走廊以及10条国际物流通道的“两沿十廊”,擘画了现代物流发展“大动脉”;广泛分布的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塑造着我国现代物流网络“主骨架”;基于国家物流枢纽营造的网络化运行体系,不断畅通现代物流“毛细血管”……这份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个国家级五年规划,不仅为物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也对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物流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2021年,社会物流总额超过330万亿元,物流业总收入近12万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现代物流“大而不强”问题也较为突出,规模经济效益释放不足,组织化、集约化、网络化、社会化程度不高。解决这些问题,既是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使命,也需要各城市尤其是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共同努力。目前,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已达到95个,对国家现代物流体系塑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言,这些城市能否发挥好现代物流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都至关重要。
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将助力城市实体经济发展。物流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城市兴。研究表明,现代物流的发展涉及运输、配送、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贯穿生产与流通的各个环节,可带动国民经济32个部门、100多个行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新增长点的形成。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叠加、俄乌冲突影响广泛深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生命线。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要以服务实体经济、畅通经济循环为导向,激发制造业释放服务需求带动物流业效率提升,促进物流业以专业服务助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要适应扩大内需、消费升级趋势。“物流打个喷嚏,城市就要跟着感冒。”疫情防控期间网友的形象比喻,概括出现代物流的重要地位,有物流才能网购,物流不仅是撬动内需的重要杠杆,而且已经成为群众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当前,社会物流需求扩张与中国制造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适应。无论是实现扩大内需战略,还是促进消费升级,都要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尽快“动起来”“活起来”“串起来”,充分实现需求同步培育和供需适配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要以智慧物流为智慧城市赋能。没有物流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放眼实践,无人仓、无人码头、无人配送等技术加快应用;数字货运、数字园区、数字仓库等新基建推广建设;高铁快运动车组、大型货运无人机、无人驾驶卡车等装备设施起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融合,不断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基础设施上重构。这也预示着,只有抓住技术变革和应用的趋势,以数字化转型、智慧化改造、网络化升级为抓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才能夯实智慧物流发展基础,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升级。
当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以及各地新春购物活动引领带动,物流行业景气度正在快速恢复。“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物流大国”迈向“物流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打造高含金量城市名片、发展枢纽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各城市要全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围绕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